军工路居民区社区花园——居民议事厅 2025


  • 创作团队:

上海市控江中学文创中心。指导老师王独伊。


主要材料:
用废弃物创作装饰,如300余个废弃塑料瓶制成光影装置《拾光》(成本仅300元),并3D建模设计防腐木座椅;

设计理念

一、项目背景与问题

上海市杨浦区定海路街道周家小区(隶属军工路居民区)内有一处约30平方米的闲置空地,因长期未被有效利用,逐渐沦为卫生死角,同时居民缺乏公共休憩空间。该小区为原拆原建小区,老邻居回迁后亟需社交场所。

二、实施过程与特色

2025年初,定海路街道联合控江中学启动改造,核心特色如下:

1.跨学科学生主导:控江中学高一学生组成“05后设计师”团队,融合历史、美术、生物等六大学科知识开展实践:

生物/化学组:检测土壤pH值,筛选耐碱植物(绣球花、佛甲草),设计雨水收集-滴灌系统;


美术/物理组:用废弃物创作装饰,如300余个废弃塑料瓶制成光影装置《拾光》(成本仅300元),并3D建模设计防腐木座椅;

历史/信息组:通过居民问卷绘制“用户画像”,确保设计贴合需求。

2.共建共治模式:居委会组织居民提出需求(如增设座椅、无障碍坡道),社区基金会提供资金,党员和居民组建自治团队“友邻微花园梦想家”负责后期维护。

三、成果与成效

改造后空地升级为“军工路居民区社区花园——居民议事厅”,实现多重功能:

空间优化:释放15个非机动车充电位2个机动车停车位,解决飞线充电隐患;

功能复合:植入休憩长椅、透明遮阳棚、文明宣传墙,成为居民议事、休闲、活动的睦邻空间;

可持续性:低成本(如废弃物再利用)、易复制的“最小干预”模式,保留社区烟火气。

四、影响与意义

项目打破学校与社区壁垒,推动教育从“解题”转向“解决”真实问题,获居民高度认可。定海路街道将其纳入“15分钟生活圈”优化方案,计划推广至更多社区,并探索与控江中学共建“城市微更新实践基地”。

项目通过“共商共解+青春创意”,生动诠释了“人民城市”理念下社区治理的创新路径。